写公众平台文章的初衷有两个,一是对自己过往工作生活的沉淀反思,二是从微信公众平台体验移动产品的运营。以下为巨推传媒公司运营者的一些小结,定位于个人公众平台,有些面窄,但运营之道,其实是想通的,其中的运营思维、手段与过程,供大家参考吧。
 有人问,做个人微信平台如何开始,我的回答是,赶紧登录weixin.qq.com,立刻申请开通吧,就从开通帐号开始,流行语是:just do it !


冷启动
3月21日,产品上线,也就是我开通了公众平台,发出了先进篇文章,我给自己订的目标是到五一假期前,完成30篇文章发布,相当于产品的冷启动阶段,不关注用户数量的增长,聚焦于产品完善,也就是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的核心价值,原创内容建设。
在这个阶段的订阅者,称之为种子用户,从哪里来呢:
朋友圈推广:每次发完文章,我会小结写作心得,把文章发在朋友圈,较先收听我的,就是我的朋友、同事,这里感谢下我的朋友们!大家的订阅、交流与鼓励,也是我坚持原创,不断写下去的动力。
线下推广:每次吃早餐、午饭,甚至出去游泳,我都会在间隙插播个人微信公众平台广告。
其他渠道:QQ群、微博推广、QQ空间发布文章链接等。
其中效果较好的是线下推广,基本上算硬推,成功率较高,缺点是投入大,靠人面对面传播,绝对是个高成本的事情。难为了那些被我拉着扫一扫的朋友们,但愿写的文字对大家有帮助,而不是骚扰……
产品功能完善节奏
如果从产品功能来说,昨天,可以算是我开始写微信公众平台的第二个里程碑,项目管理中的milestone ,我终于设置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。
大家试试回复以下几个词:产品经理、产品运营、用户研究、数据分析、项目管理。如果网络正常,相信会收到平台反馈回来的文章。
其实在公众平台一上线,就注意到有用户回复:产品运营、目录、1等关键词过来,我意识到这应该是用户在找文章,也回了消息确认,的确如此,但我没有马上设置关键词回复功能,因为本来就内容不多,查看历史消息就能满足用户需求,虽然这个功能隐藏得有点深。
正如我们做产品内容运营,搜索,绝对是一个实用的功能,做出高效方便的搜索,在技术和后台内容积累完善上,是非常有难度的。因此在产品初期,内容过少,我们就罗列内容,让用户逐个查看就好了。相信做过内容运营的都知道,80%的用户,知识在找20%的内容,那么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,就优先满足80%用户吧。
热点运营
这是做产品运营,必须保持的高度敏感,热点抓得好,往往会成为一个产品运营的引爆点。4月20日上午,雅安地震,我开始关注各方反应,逐步收集各大网站陆续发出来的消息、专题、功能等,然后在中午12点发出。当时得到不少朋友反馈,这个动作很快啊,并进行转发。也有朋友说,写得粗糙了,确实,做运营的时候,经常碰到速度与质量的问题,大家多权衡下吧,某些时候,运营速度,太重要,但一定不要有致命的硬伤。
用户运营
用户成就了我们的产品,我们是否成就了用户?
产品上线,我们在不断拉新,往后,我们更加重视用户留存,再往后,我们发现已经流失了大量用户,于是我们又做拉回流。
我们如何让用户在产品体系、产品运营中找到存在价值?一般的做法,是用户人群的细分,针对不同用户推出不同的运营策略。譬如对新用户,我们进行兴趣细分,给予快速融入的新手奖励,每一步成长,都有即时的反馈,每一次触达新的产品领域,就如同游戏打开了新的一个地图,是成就也是新的开始。对于发展中的留存用户,产品运营逐步增强他们的存在感,逐步建立起从兴趣到内容、到关系的沉淀。对于那些骨灰级用户,心存感激的进行产品和活动设计,例如新功能的推出,他们必然是先进个可以触达的,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特殊的存在价值,感觉到产品和平台对他们的极度重视。我们必须要感谢当初陪伴我们诞生、生长的种子用户,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自己产品的最前100个用户,1000个用户?是否还活跃?至今在哪里?
有志于做用户成长体系的产品经理们,可以好好研究下腾讯的用户成长体系,从QQ等级到QQ会员、红钻、黄钻蓝钻等等。想想这些体系为何这样设置?不同级别的特权有什么不同?计算下到达不同级别的数值设定有什么技巧?随着用户年龄的增长,我们的产品如何去满足更多的需求……